informa

会议报名

植物保護科技的最新發展趨勢


近年來,全球植物保護科技的發展強調結合數位科技與生物技術,以推動農業的永續發展。精準農業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,無人機與遙感系統能即時監測作物健康、病蟲害發生及水分壓力。物聯網(IoT)感測器廣泛應用於農田中,蒐集土壤濕度、溫度、光照強度及害蟲活動等詳細環境數據,協助農民做出更準確、及時的管理決策。人工智慧(AI)與大數據分析也被應用於預測病蟲害爆發的時間與地點,有效提升防治效率並降低化學農藥的過度使用。生物防治技術日益受到重視,透過天敵如寄生蜂、有益真菌(例如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),以及微生物農藥(如Bacillus thuringiensis與發光光桿菌 Photorhabdus luminescens)進行害蟲防治。RNA干擾技術(RNAi)作為尖端科技之一,可精準地針對害蟲或病原的特定基因進行靜默處理,提供一種高度專一且對非目標生物與環境影響極小的防治方式。同時,基因編輯工具如CRISPR-Cas9也被用來育成具有抗病蟲害能力的作物品種,大幅降低對化學藥劑的依賴。奈米技術的應用亦日益重要,例如奈米農藥可提升活性成分的傳遞與吸收效率,並降低對環境的危害。此外,奈米感測器的發展有助於快速且準確地偵測植物病原菌,提升早期防治的效果。另一項新興趨勢是「智慧型農藥配方」與「緩釋系統」的研發,這些技術能根據特定環境條件(如pH值或濕度變化)觸發藥劑釋放,提升農藥使用的精準度與安全性。整體而言,這些創新技術的發展代表植物保護的一大變革,朝向更智慧化、高效能及環境友善的途徑發展,有助於在面對氣候變遷、勞動力短缺及生態挑戰日益加劇的當下,保障全球糧食安全。

场次 【B2P04】
语言 中文
时间2025-06-12 15:30:00
2025-06-12 16:00:00
地点 努山塔里亞 B
讲师 謝廷芳 博士
报名费
NT$0
返回
申请入场证